福彩3d单双 www.gm4ax.cn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农村“小康路”建设综述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庆抢抓战略机遇,补齐交通短板,专题研究部署全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工作。农村公路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小康路”建设作为“会战”四大方案之一,将“硬化”农村公路、提高通畅水平、填补乡村交通短板、带动农民致富,为“大农村”广大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巨大 改革开放前期,重庆市属于四川省管辖。197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339公里,其时没有农村公路划分,没有乡村道建设规划和治理,乡道和村道形成基本是依据自然条件,人为简单整治,道路以泥土路为主。 1997年行政区划调整,重庆直辖,当时全市公路总里程26892公里,其中县道公路9899公里、乡道公路12394公里,县乡道公路占总里程的82.9%。1997-2002年,重庆市解决了有的乡镇不通公路问题,使全市乡镇公路通达率达到100%。 2003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交通部在县乡道公路建设中将农村公路概念涵盖为县道、乡道和村道,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制定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等一系列政策,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3-2010年,全市农村道路建设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5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 2011年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实施通畅工程,提高行政村通畅率、通客车率,以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作为农村公路建设重点,区县城区公交服务范围有序扩大,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为全面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公路基础支撑,农村公路建设再上新台阶。2011-2016年,新改建农村公路4.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在西部率先实施300户以上撤并村通达工程,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交通保障。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强化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落实“两点定位”,加快交通建设,下大决心、大力气、大投入攻坚扶贫公路,建设“四好农村公路”。2017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94万公里,其中县道7053公里、乡道1.30万公里、村道10.93万公里,乡镇通畅率和通客车率均达到100%;行政村通畅率和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4.4%;撤并村通畅6316个,通畅率55%。 消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面向“三农”需求的网状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达深度不够。重庆市以农村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网规模发展较为落后,目前仍有5167个撤并村未实现通畅,1万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3.4万个村民小组未实现通畅,农村村组公路互联互通水平、通达通畅水平和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接续“断头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提升村村、组组互联互通水平基础上,因地制宜,落在扶贫上,规划新线路,补齐短板,切实提升重庆市农村大地上的公路通畅水平。 “硬”上抓牢抓实,“软”上重管重养,解决农村公路“路况差”问题。农村“小康路”“硬”建设方面,要在技术和质量上,抓牢抓实。结合重庆大山区农村公路特点,处理好技术标准与经济适用关系,适当提高技术标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创新质量监督机制,公开质量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群众监督。在“软”维护上,增加公路管理养护指导技术人才,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式探索。 发挥群众智慧,?;づ┟窭?,合理合规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土地调整问题。实践中,先占用、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土地占用问题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在宣传好农村公路建设利国利民促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着眼发展,“一事一议”、合理补偿,切实解决好?;ず门┟窭?。在建设上以国有土地、集体土地、自留地的优先占用为顺序,在涉及土地补偿及征求农民群众意见时,避免激发激化矛盾,合理合规推进建设。 发动社会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切实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供给保障。为确保农村“小康路”建设有稳定资金来源,除积极争取国家补助外,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学筹划贷款事务,合理利用交通规费、扶贫开发等各项经费对农村“小康路”建设的支持。各区县要想方设法,汲取有益经验,广开筹资渠道,落实建设资金。 明确农村公路建设扶贫靶向,扎实推进建设进度,真正把“小康路”建设修到点上、扶到根上??蒲Ш侠砣范ㄅ┐骞方ㄉ杞?,重点解决相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实把“小康路”建设修到村头组里、修到人民心里。 (作者单位:重庆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