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振军\文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和《中国信息报》已结缘27个年头。27年来,虽然我没有创造出一鸣惊人的业绩,但也是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回顾我和《中国信息报》的结缘经历,主要源于发表的第一篇稿件。 我记得非常清楚,那是1991年。当自己的第一篇稿件变成铅字刊登在《中国信息报》上,我欣喜若狂,手捧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犹如初为人父时两手笨拙地抱着女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正是因为这次经历,激发了我继续写稿、投稿的兴趣。从此,我和《中国信息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万事言易行难,写稿更是这样。在我发表的这些稿件中,90%是我利用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的时间写的。每当夜幕降临、当别人休息或外出游玩时,我便耐住寂寞、耐住孤独、耐住诱惑,一头扎进书房,认真构思,搜肠刮肚,埋头写稿,真有一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每当我写完一篇文章,仿佛自己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宝贝,越看越喜欢。 为提高写稿水平,不管平时工作多忙,我每天都会挤时间学习。因为我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平时多看书、多读报、多积累,才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保持政治敏锐性,写稿的时候才能紧贴中心、言之有物。 写稿是种锻炼,有助于培养分析研究问题的好习惯,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稿子能见报,说明这次的写作水平有提高。即便不能见报,也权当是一次学习和锻炼,说明在观察掌握素材、写作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正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自己的写作水平在逐步得到提高。 写稿更有欢乐。1996年,我参加《中国信息报》征文活动,撰写的《饮水当思源》被评为“我与《中国信息报》征文”优秀奖。此外,我还先后参加过1999年《中国信息报》“100个统计人的故事”和“我说统计五十年”征文活动,以及2003年“纪念《统计法》颁布20周年”征文活动。大概数了数,这些年我先后有70余篇文章被《中国信息报》采纳刊登。每次自己写的稿子被刊发,自己心里都会收获难以言表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感谢《中国信息报》!正是因为与《中国信息报》结缘,才让我在业余时间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爱好,才让我在写稿中品味生活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